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恶意举报什么处罚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03:08:51    

恶意举报的法律后果主要分为民事和刑事两个方面:

民事赔偿

若恶意举报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或名誉损害,举报人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举报人可要求举报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以恢复名誉、消除不良影响。

刑事责任

恶意举报若构成犯罪,如诬告陷害罪,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处罚。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恶意举报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此罪的,从重处罚。

若恶意举报行为尚不构成犯罪,但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将面临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建议

提高警惕:个人或企业应提高对恶意举报的警惕性,避免因不实举报而遭受法律追究。

收集证据:在举报前,应尽可能收集相关证据,确保举报内容的真实性。

法律咨询:在面临恶意举报时,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了解自身权益及应对策略。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应对恶意举报行为,保护个人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相关文章

  • 东湖评论:以法治利剑为网络空间“除尘”

    近日,中央网信办正式启动为期3个月的“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剑指恶意虚假摆拍、散布虚假信息、违背公序良俗、违规引流营销等顽疾,以雷霆之势直击行业沉疴。当“卖惨人设”成为流量密码,当“换脸P图”化作吸睛利器……部分创作者为博眼球,不惜虚构“助农悲情戏”收割同情,编造“成功人士逆袭

    2025-04-19 17:55:00
  • 关于公开征集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以及乱收费、乱检查、乱查封等问题线索的公告

    为切实解决行政执法领域存在的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以及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问题,维护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呼伦贝尔市行政执法不规范问题线索。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征集范围针对呼伦贝尔市行政区域内的行政执法领域,自2025年1月1日以

    2025-04-17 11:30:00
  • 受贿、故意泄露国家秘密!钟自然一审被判13年

    2025年4月16日,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自然资源部原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党组书记、局长钟自然受贿、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对被告人钟自然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百万元,以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百万元;对钟自

    2025-04-17 10:44:00
  •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四川公安公布10大典型案例→

    4月15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颁布10周年之际,四川公安召开主题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十大典型案例。“玛吉基金会”案2018年7月,四川省公安机关对未经登记备案开展活动,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的美国“玛吉基金会”被进行依法查处。此案是全国

    2025-04-15 22:34:00
  • 俄罗斯与美国在阿布扎比交换被关押人员

    当地时间4月10日,美国中央情报局发布消息称,俄罗斯与美国在阿布扎比进行被关押人员交换。俄罗斯向美国移交一名因向乌军提供搜集情报服务被判处12年有期徒刑的人员。美国向俄罗斯移交一名2023年在塞浦路斯被捕的俄罗斯公民。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4-10 18: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