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浙青年·爱学习|争当时代奔跑者,以笃行之姿传使命担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7:13:00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康佳宁

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民营经济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广大青年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近日,余杭区鸬鸟镇在“余杭区首家乡创人才式共富工坊”鸬鸟汇林双创园内,开展以“浙青年·爱学习”为主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宣讲活动,推动着全镇广大青年宣讲员握紧时代接力棒、接续奔跑,为家乡发展、乡村振兴注入持续青春动能。

理论搭台,打通民经发展“最先一公里”

“民营企业要坚守实业报国初心,以创新为驱动,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乡村振兴中展现更大作为……”宣讲台上,鸬鸟汇林双创园区经理白云燕掷地有声,深入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民营企业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

作为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占地面积280亩、总投资约25亿元的良渚文化大走廊首期十大工程——鸬鸟温泉文旅综合体项目正在仙佰坑村如火如荼建设中,规划打造主题水乐园、艺术地标等特色板块。仙佰坑村青年宣讲员锚定旅游经济布局,以项目破题,强调延伸鸬鸟文旅业态、促进文旅产业集聚的重要性,充分释放出民营企业家们在项目发展上的春山可望、破土新生的信号。

与此同时,作为“浙江省蜜梨之乡”的鸬鸟镇,其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鸬鸟蜜梨”产业也迎来高质量发展。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镇蜜梨种植面积达8000余亩,年产量1.45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9亿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杭鸟”牌翠玉蜜梨在2024年浙江好梨评选中拔得头筹,品牌价值持续提升。

雅城村青年宣讲员表示:“我们村是鸬鸟蜜梨的主产基地,目前正积极推进数字化、绿色化转型,通过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应用,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

近年来,鸬鸟镇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推动着宜居宜游的旅游目的地提升,日臻完善的产业体系构建起成形成势的旅游体验地形象,稳步发展的产业经济交出产业融合和经济增长的蝶变新章。今年年初,鸬鸟镇成功获评浙江省5A级景区镇。

前庄村青年宣讲员介绍:“全镇产业发展呈现多元化态势,旅游业和生态种植业也已经成为前庄村的主旋律,精品民宿农家乐推陈出新、各类果蔬种植采摘的家庭农场不断涌现,将有质蓄养乡村幸福和美的民营经济成色。”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在鸬鸟镇亦始终展现着蓬勃生机。鸬鸟镇紧紧把牢思想方向盘,鼓励广大青年从扎根到生苗,勇于创新、敢于表达,有效实现了青年智慧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而除了以民营经济为主题,鸬鸟镇也以文化焕新与民主决策,加强赓续“浙青年·爱学习”的青年理论学习根脉,持续绘写着鸬鸟新时代青年助推乡村振兴的荟萃篇章。

思想拓展,夯实文化焕新“最活一公里”

文化繁荣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日前开展的浙青年·爱学习——“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 勇担新时代文化使命”理论宣讲活动中,鸬鸟镇青年宣讲员们深学笃行、扎根落实,着力下好新时代文化工作宣传“先手棋”。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太公堂村青年宣讲员分享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太公堂这片红色热土上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我们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作为乡村发展的强大动力,不仅打造了‘红色风华纪念馆’,还以此为依托,开发红色研学路线,将红色文化与生态资源、绿色产业相结合,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之余,也能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精神。”

此外,为推动更多村民群众提升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太平山村青年宣讲员还强调在实践中要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礼堂等基层文化重要场所,为老百姓开展乐于参加、便于参加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弘扬时代文明新风;山沟沟村青年宣讲员结合乡村文化资源,提出要全面推进传统村落保护、乡风文明建设和数字文化服务,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源泉活水。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在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澎湃浪潮中,鸬鸟镇坚持以文化故事为魂、以创新融合为脉、以诚挚情感为韵,深入实施“浙青年·爱学习”文化传承工程,厚植青年力量培育沃土,解锁乡村文化振兴的基因密码,让传统文化薪火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如钱塘潮涌般奔腾不息。

实践落脚,跑赢携手答卷 “最后一公里”

如何观察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窗口,找到基层群体参与社会治理、实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 鸬鸟镇通过青年宣讲力量的创新实践,以“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为核心理念,在深化基层民主协商中探索出了一条特色路径,生动诠释了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人民民主真谛。

在鸬鸟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基层治理现代化在这里化及豚鱼,民主协商的实践春风化雨般浸润每个村落。雅城村青年宣讲员以解决鸬鸟山东段山水和林道路问题为切入点,就“连心访 商量办”协商议事活动,探讨建立明确的责任分工体等系列举措;太公堂村青年宣讲员立足“群众提、支部议、代表决、大家干、专人督、群众评”在凌村坞自然村供水问题上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演绎了“民生关键小事就是治理头等大事”的深刻内涵。

秀山社区则借助“和美议事会”机制,组建“1+2”志愿者队伍,动员党员、组长代表和居民共同参与护学岗、便民岗等志愿服务活动,定期入户走访独居老人、生病老党员等重点人群,收集居民群众意见建议,确保居民声音被听见、需求被看见,就如何高效办好民生大事小事,切实提升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随着环境美化、设施改造、平安建设、便民服务等工作逐渐优化完善,我们的日子也日渐和谐美满起来。”青年宣讲员说。

围鸬夜话是鸬鸟镇结合山区百姓“围炉话家常”的习俗,围绕和美乡村、共同富裕等重点工作以及群众所需、基层所困的发展痛点,召集镇村青年干部、青年党员群众等开展的座谈活动。它为有效推进民主协商与基层治理有机融合,形成“群众问题群众提,群众问题群众议,群众问题群众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打造了多场景多维度的青年宣讲形式。

在此背景下,前庄村青年宣讲员展示近年来全村创新“围鸬廉话”机制的重要实效,以完善决策民主,落地实施各项民生事项,精准贴近民众需求;山沟沟村青年宣讲员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山沟沟村民的“围鸬夜话”,通过组织村班子成员依法依规调解,鼓励村民畅所欲言,引导村民换位思考,凝聚共识。随着源源不断的思想富矿被挖出,鸬鸟镇也将继续打造“围鸬夜话”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活样本,让青年参与基层治理话共同富裕的“民主脉搏”跳动得更加有力、更加温暖。

接下来,余杭区鸬鸟镇将继续推动“浙青年·爱学习”青年理论宣讲活动在基层实践蔚然成风,通过搭建多领域、多渠道、多形式的学习交流桥梁,多元协同赋能,共同点亮新时代青年砥砺奋进、同心共行的蜕变明灯,共同擘画新征程鸬鸟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宏伟蓝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多项“文化+科技”融合成果亮相青岛数字文化大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杨璐 发自青岛3月31日到4月1日,在青岛老城区中山路举办的数字文化大集热闹不已,大集上聚集了省内文化和科技融合多个亮点项目,集中展示了全省有代表性的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大集现场设有数字出版、数字影视、数字生活、数字文化、数字文旅、数字媒体、数字文创等展区,青岛出版集团数字阅

    2025-04-01 20:01:00
  • 山东数字文化集团正式成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杨璐 王鑫 张晓鹏 发自青岛4月1日下午,在青岛举行的山东省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大会上,新组建的山东数字文化集团正式成立。作为贯彻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重要举措,山东数字文化集团由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由大众报业集团整合数字文化优质资源重点打造,形成集技术研发、项目孵化、

    2025-04-01 18:35:00
  • 武夷山首个大型新茶饮项目开园

    3月27日至28日,南平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吴添富赴延平区,深入宣传宣讲全国两会精神,开展走访委员“春天行动”,调研基层协商开展情况,为南平绿色高质量发展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走访委员“春天行动”是南平市政协的特色工作品牌,已连续开展14年。吴添富先后走访了方欣家政、博文教育、茶洋

    2025-04-01 17:35:00
  • 瓜州“小糖丸”西瓜即将上市

    春风轻拂,万物复苏,瓜州县广至藏族乡设施农业示范园区,一颗颗青翠圆润的“小糖丸”西瓜挂满藤蔓,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瓜农们穿梭其间,脸上洋溢着甜蜜的笑容。近年来,广至藏族乡充分利用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这一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大力推动“小糖丸”西瓜种植产业落地生根。“小糖丸”西瓜

    2025-04-01 17:13:00
  • 朱家湾:“好山水”带给群众“好生活”

    依托秦岭腹地自然生态禀赋,昔日贫瘠的陕西省柞水县朱家湾村通过旅游产业带动,发展成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与20年前相比,村民人均年纯收入翻了二十多倍,实现了“好山水”转化为群众的“好生活”。记者:陈昌奇、林胜概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2025-04-01 17: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