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无锡半导体设备商IPO获受理:全球前三、中国第一,靠二手设备赚钱,年净利过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7:56:00    

芯东西4月2日报道,近日,无锡半导体设备企业卓海科技北交所IPO招股书获受理。

卓海科技北交所上市进度(图源:北交所)

成立于2009年6月的卓海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半导体前道量检测设备维修和开发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注册地为江苏省无锡市。咨询机构沙利文的数据显示,2023年,在前道量检测修复设备市场,卓海科技排名全球前三、全国第一,仅次于美国KLA和日本日立。

卓海科技在我国前道量检测修复设备市场占有率(图源:卓海科技招股书)

目前,卓海科技已形成最高可达12英寸、14nm制程的修复工艺平台。他们从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地采购二手前道量检测设备,对其进行检测、维修,之后销售给国内半导体厂商。

同时,卓海科技也在研发核心组件,培育国内供应链,已形成高重频脉冲激光器、高压电源装置、精密传输系统等产业化成果,并于2020年组建了整机自研团队

本次北交所递表,并非卓海科技首次冲击IPO。

2022年6月,卓海科技向曾经向深交所提交上市申请,预计融资金额为5.47亿元,在经过多轮问询后,深交所终止了卓海科技的IPO进程,原因为“未能结合行业情况充分说明其‘三创四新’特征,不符合创业板定位要求,对是否存在对发行人持续经营有重大不利影响的事项解释不充分。”

卓海科技深交所上市被终止(图源:深交所)

本次发行,卓海科技拟使用募集资金金额为7亿元,主要用于研发和补充流动资金。

卓海科技IPO募资用途(图源:卓海科技招股书)

01.毛利率最高达60.84%,2024年下滑明显

前道量检测设备针对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等工艺设备的加工成果,进行关键指标的量测或潜在缺陷的检测,其使用场景覆盖芯片前道生产的几乎全部工序,具有精密度高、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品类众多的特点。

但国内此类设备的研发、生产尚处于起步阶段。根据沙利文统计,截至2023年末,前道量检测设备供应市场的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约为5%,在主要半导体前道设备中,仅高于光刻机。

另据Gartner统计,全球前道量检测设备供应市场由KLA、AMAT、Hitachi等少数国际龙头企业主导,其市场占有率分别为52%、12%、11%,其他企业市场份额合计仅25%。

全球前道量检测设备供应市场格局(图源:卓海科技招股书)

2022年-2024年,卓海科技营收稳步增长,由2022年的3.14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3.81亿元,之后又增长至2024年的4.65亿元,营收增速稳定在21%-22%左右。

2022年、2023年,卓海科技的净利润分别为1.19亿元和1.32亿元,但在2024年其净利润大幅下滑至1.03亿元,同比下降约22%。

2022年-2024年,卓海科技营收、净利润、研发费用变化(芯东西制图)

按业务线来看,卓海科技的大部分营收源自于修复设备,2022年-2024年修复设备分别贡献了95.23%、93.89%和92.24%的营收。

按业务线分,卓海科技2022年-2024年营收(图源:卓海科技招股书)

2022年-2024年,卓海科技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500万元、2800万元和3400万元,占当年营收比重分别为4.81%、7.46%和7.25%,低于中科飞测、精测电子等可比公司的水平。

卓海科技研发投入与可比公司比较情况(图源:卓海科技招股书)

对此,卓海科技在招股书中解释,卓海科技主要以退役设备为基础进行修复,研发方向侧重于修复技术的提升,并基于对设备的机理研究,逐步开展关键零配件、设备的自研,因此研发项目所需投入规模相对较小。

2022年-2024年的3年间,卓海科技的毛利率分别为60.58%、60.84%及46.57%。卓海科技认为,其2024年毛利率的明显下滑与半导体产业景气度有关,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出现毛利率下滑迹象。2022年、2023年,与可比公司毛利率的平均数相比,卓海科技的毛利率要高出15%左右。

卓海科技毛利率与可比公司比较情况(图源:卓海科技招股书)

按产品或服务分类来看,2022年-2024年,卓海科技前道量检测修复设备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60.04%、61.09%和46.49%。

按产品或服务分类,卓海科技2022年-2024年毛利率(图源:卓海科技招股书)

02.整机自研团队2020年成立,研发人员占比32.9%

截至2024年底,卓海科技共有研发人员54人,其中博士5人,毕业于“985、211”院校及同等学历的研发人员占比达到66.67%,研发骨干主要毕业于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知名高校。

据2024年度卓海科技披露的社保缴纳数据(164人,缴纳比例100%)可以推算,研发人员在其公司的占比为32.9%

修复业务方面,卓海科技已具备最高12英寸、14nm先进制程的部分设备修复能力,是国内少数可提供先进制程前道量检测修复设备的企业之一。此外,卓海科技已在高重频脉冲激光器、高压电源装置、精密传输系统等关键核心零部件领域获得进展。

自研业务方面,卓海科技自2020年起组建整机自研团队,截至2024年底,先后完成了应力测量设备、方块电阻测量设备、反射光谱膜厚测量仪等前道量检测设备整机的研发,无图形晶圆缺陷检测设备、探针式表面轮廓仪、光声薄膜量测仪、晶圆几何形貌量测仪的研发亦在进行中。

卓海科技主要在研项目(图源:卓海科技招股书)

截至2024年底,卓海科技已取得专利96项,其中发明专利44项,另有33项发明专利正在申请中,其中,与自研设备相关的专利合计82项。

03.二手设备来自美日韩中国台湾,华虹半导体是其是大客户

2022年-2024年,卓海科技主要产品前道量检测修复设备的销售数量分别为58台、45台及47台,设备均价由2022年的514.9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911.03万元,产品结构中单价较高的产品销售占比有所增加。

卓海科技设备销售单价(图源:卓海科技招股书)

同期,来自其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为2.22亿元、2.51亿元和2.61亿元,分别占其总营收的70.64%、66.01%和56.12%,前五大客户在营收中的占比逐年下降。同期的5大客户清单中,包括华虹半导体、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格力电器等知名企业与事业单位。

2022年-2024年,卓海科技前五大客户(图源:卓海科技招股书)

卓海科技的主要原材料为退役设备、配件等,其中,2022年-2024年其退役设备的采购均价从245.37万元增长至438.84万元。

同期,卓海科技向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分别为1.32亿元、2.91亿元和1.26亿元,占当期采购总额比例分别为47.09%、62.52%和56.74%。卓海科技所采购的二手设备主要进口自韩国、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地。

2022年-2024年,卓海科技前五大供应商(图源:卓海科技招股书)

04.创始人持股57.2%,无锡国资持股

卓海科技的股权结构如下:

卓海科技股权架构图(图源:卓海科技招股书)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卓海科技总股本为7168.6725万股,其中卓海科技董事长、总经理兼法定代表人相宇阳直接持有卓海科技3440.3669万股,直接持股比例为47.99%,通过卓海管理间接控制卓海科技660.5505万股,比例为9.21%,合计控制卓海科技57.20%股权,为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持股超过5%的主要股东还包括副董事长、质量控制部总监郭熙中,其持股比例为9.17%。

目前,卓海科技不存在外资股份,存在国有股份情况,国有股东无锡高新技术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为0.43%。

相宇阳本科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从1998年至2009年,历任无锡阿尔卑斯电子生产技术部助理工程师、无锡华润上华半导体量测部工程师、美商陆得斯科技技术支持部工程师和无锡晶贸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2009年,他创办了卓海有限公司,即卓海科技的前身。

2022年-2024年,卓海科技向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支付的薪酬分别为967.96万元、1,157.61万元和1,150.49万元,总体呈上涨趋势。

卓海科技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图源:卓海科技招股书)

05.结语:采购或受贸易政策影响,自研设备营收贡献占比较低

随着国内半导体制造产能的不断扩张,二手半导体设备的需求也随之提高。尤其是成熟制程(28nm及以上)的二手设备,因其较高的性价比,受到中小型厂商或初创企业的青睐。

不过,卓海科技在招股书中披露,二手设备采购可能会受到监管政策、贸易政策变化的影响。此外,在2022年-2024年,其存货账面值分别为4.32亿元、7.57亿元及7.41亿元,占各期末流动资产的比重分别为57.44%、69.87%及74.87%,存货占比逐年上升。

同期,卓海科技自研设备对营收的贡献分别为0%、1.37%、2.62%,自研设备的营收贡献虽有增长,但整体占比仍较低。

在国产替代的大趋势之下,二手半导体设备维修这门生意的未来,或许仍需打个问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芯东西”,作者:陈骏达,编辑:心缘 ,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文章

  • 浦发银行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

    3月28日,浦发银行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2024年,浦发银行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金融监管总局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全面助力提振消费扩内需,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护航中资企业“走出去”,破解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推动产业链

    2025-04-03 16:54:00
  • 3人死亡,小米SU7事故保险该怎么赔?

    3月29日晚,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过程中遭遇严重交通事故,导致包括驾驶员在内的三名年轻女生死亡。这几天,不少网友也在关心本次事故涉及的保险赔付问题,比如三名死者能得到哪些赔偿、赔偿金额大概有多少等。4月3日,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就此咨询

    2025-04-03 16:41:00
  • 最高获3000万元助力!苏州邀请全球具身智能人才“打擂台”

    推进产业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产业创新生态。4月3日召开的苏州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大会上,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生态联盟成立,“赢在苏州”全球创新创业大赛(具身智能机器人专赛)正式启动,大赛最高给予3000万元创业助力金。创新生态联盟成立暨大赛启动仪式。苏报融媒记者 濮建明/摄据介绍,为推动具身智能

    2025-04-03 16:39:00
  • 静宁:苹果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希望协会组织体系权威专家,多来把脉会诊,多谋发展良策,多提宝贵意见,推广普及标准理念、标准体系、标准流程和标准模式,进一步加快体系构建、链条锻造、模式重构、高准塑形,推动静宁苹果构筑产业新坐标。”这是近日在静宁苹果(红富士)系列团体标准汇报会上的一幕,这也是静宁县乃至平凉市全力推介静宁苹果品牌的生

    2025-04-03 16:02:00
  • A股收评:创业板指收跌1.86% 统一大市场概念逆势走强

    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调整,截至收盘,沪指跌0.24%,深成指跌1.40%,创业板指跌1.86%,北证50指数跌0.83%。全市场成交额11578亿元,较上日放量1655亿元。全市场超3100只个股下跌。  板块题材上,中韩自贸区、动物疫苗、轨交设备、消费板块涨幅居前;消费电子、同花顺(300033)

    2025-04-03 15: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