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06:52:00
证券时报记者 胡飞军
近期,美债市场波动加剧,美国新一轮对华关税升级与债务货币化政策叠加,引发全球对美债信用体系的深度担忧。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及美债主要持有国,中国短期如何应对市场冲击并在中长期重塑金融格局,受到外界关注。
近日,证券时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湘财证券研究所所长曹旭特。他表示,美国2025年关税升级,实质是对金融主导权焦虑的投射,需防范其可能发生进一步信用透支。中国持有美债规模已连续6年下降,对美元依赖度显著降低,这为下一步战略布局提供了关键空间。
曹旭特认为,中国需以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为支点,从优化外汇储备结构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从应急流动性管理到构建新型主权资产池,系统性化解风险并抓住未来全球金融格局变化的机遇。
应对美债短期频繁波动
证券时报记者:近期美债市场波动频繁,中国作为持有大量美债的国家之一,短期内会受到哪些影响?
曹旭特:美债收益率的攀升和波动,本质上反映了市场对美国财政可持续性和债务货币化的担忧。短期内,美债波动对我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外汇储备估值波动。美债价格下跌会导致我国持有的美债资产市值缩水,进而影响外汇储备的整体规模。比如,2024年底我国持有美债7590亿美元,而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期间,10年期美债收益率曾上行80个基点。第二,资本流动压力。美债收益率持续攀升可能吸引短期资本回流美国,加剧新兴市场资本外流压力,人民币汇率也可能面临阶段性波动。第三,流动性管理挑战。美债作为高流动性资产,其价格波动可能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流动性管理效率。
证券时报记者:短期内,有哪些应对措施可以缓解这些影响?
曹旭特:短期内,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优化美债持仓结构。比如,提升一年内到期美债的占比,增强短期偿付能力缓冲。同时,考虑到关税升级可能导致全球通胀,可以增持通胀保值债券或其他主权债券,分散持仓结构。第二,加强外汇市场干预能力。通过逆周期调节工具,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避免市场恐慌情绪蔓延。第三,推动外汇储备多元化。可适度增持黄金,特别提款权资产以及金砖国家主权债券,降低对美元资产的依赖。
三方面构建中长期策略
证券时报记者:从中长期来看,美国可能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影响美债市场?
曹旭特:美国未来可能采取两种主要措施:一是技术性违约,比如延迟支付利息或本金,变相削弱美债信用;二是加速债务货币化,美联储可能大规模购债,导致美元贬值,从而稀释债权国资产价值。
证券时报记者:应对这些挑战,中国具体可以采取哪些中长期策略?
曹旭特:面对这些挑战,中国需要从防御到重构,形成系统性应对能力。主要有三点:第一,做好各类情形的压力测试和应急预案。比如,完善流动性应急方案,激活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的美债应急流动性互换安排,并将银行使用该工具的情况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第二,推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收益权证券化。通过培育以基础设施收益权为锚的新型主权债券品种,形成替代美债的优质资产池。第三,加速人民币国际化。扩大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覆盖范围,推动大宗商品人民币结算,同时加速数字货币桥项目,与东盟、金砖国家加强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DCEP)对接,降低对美债等美元资产的依赖。
未来全球金融格局将重塑
证券时报记者:您提到中国在降低美元依赖方面已经取得进展,能否具体说明?
曹旭特:从2018年初到2024年底,中国持有美债总额下降了35%,美债占外汇储备的比重从37%降至24%。同时,中国占全部外国持有美债的比重也从18.9%降至8.9%。这些数据表明,中国在降低美元依赖方面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未来,如果能以美债问题为契机,加快构建“双循环”下的金融应对体系,有助于将战术准备转化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机遇。
证券时报记者:您认为未来全球金融格局会如何演变?
曹旭特:美国2025年关税升级,本质上是其对金融主导权焦虑的投射。未来,全球金融格局将进入重塑阶段。中国如果能抓住美债问题这一契机,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下的金融应对体系,将有可能在这一过程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帮助我们把握将战术准备转化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机遇。
美国总统特朗普向全球发动关税战,导致许多企业成本上升,商品价格上涨。 与此同时,进入2025年,一场长达数月的“蛋荒”席卷美国。有学者指出,如果美国继续推行“对等关税”政策,它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会受伤,比如加拿大和墨西哥。而在这个决定中最终受损的将会是美国人自己。 又一奢侈品牌宣布:上调在美售价!当地
2025-04-19 14:33:00当地时间4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发表讲话,重申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应该降低利率。特朗普已连续两日就降息向鲍威尔施压。△鲍威尔在芝加哥经济俱乐部发表讲话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日前在芝加哥经济俱乐部发表讲话时,明确表示不会因市场波动而采取紧急救市措施。鲍威尔的表态立即招致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强烈批评。17日,
2025-04-19 11:45:00人民日报“读者点题”: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家?网上有人说,企业家、企业家精神是西方经济学的概念,中国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经理人。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家?——人民网网友19****5“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家”,透出一种“真关注”。回答这个问题,不妨先从之前全网刷屏的一个画面说起。2月1
2025-04-19 10:03:00香港《南华早报》4月17日文章,原题:美关税助力中国与东南亚铁路连接的梦想 越南果蔬协会秘书长邓福原希望,更多的越南香蕉、榴莲和火龙果能尽早以更快的速度运送到中国。这要间接归功于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粉碎了之前对全球贸易的所有假设,并引发了对区域内出口激增的预期。由于缺乏冷链基础设施,越南果农无法在
2025-04-19 08:44:00美国国务卿鲁比奥18日在法国巴黎说,就乌克兰问题的谈判不能一直停滞不前。鲁比奥17日在巴黎与乌克兰、法国、英国、德国官员就乌克兰问题进行磋商,18日离开法国时在机场对媒体说,如果短期内看不到俄罗斯和乌克兰达成一致的信号,美方不会继续撮合。“如果可行,我们就参与;如果不可行,我们还有其他需要关注的重点
2025-04-19 07: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