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意识是怎么来的?专家尝试一图破解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17:53:00    

新华社上海4月4日电(记者董雪)“人类意识”被认为是科学前沿的未解难题之一,DNA双螺旋结构和中心法则提出者认为“屏状核是意识产生的关键区域”。近期,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牵头的团队发现,猕猴与啮齿类动物屏状核的结构、细胞类型和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

这一成果4月3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为理解人类意识产生的进化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屏状核是位于大脑中的一层薄片状灰质结构。团队研究表明,猕猴屏状核与小脑外所有皮层脑区和皮层下核团相连,是大脑的连接中枢,并且屏状核内部在前后轴方向存在广泛联系,为灵长类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多模态信息整合的基础。

通过空间转录组技术,研究团队成功破解猕猴屏状核的边界“密码”。猕猴屏状核具有显著不同于周围脑区的特殊标记基因,如SYNPR、NR4A2、NTNG2等,可用来精准勾勒出屏状核的物理边界。在屏状核腹内侧,团队发现了一个全新区域RBC,该区域富含CPLX3、SULF1、CABP7等独特基因,将屏状核与周边脑区背侧内嗅核隔开。猕猴屏状核这些结构与啮齿类动物的屏状核明显不同,这为理解意识的进化机制提供了线索。

据介绍,团队绘制了猕猴屏状核各细胞类型的精细空间分布特征,并且与屏状核神经元投射信息相结合,发现屏状核不同区域在兴奋性神经元的组成比例上存在明显差异。而且,同一个屏状核局部区域连接的皮层和皮层下核团经常具有类似的功能。

此外,团队将猕猴屏状核中富集的GNB4神经元与小鼠相应类型神经元进行了精细比较,发现在猕猴屏状核中呈区域特异性分布的GNB4神经元为猕猴特有的细胞类型。 这表明,在进化过程中,猕猴屏状核演化出了灵长类特异的细胞类型,分布在屏状核内特定区域,参与特定的大脑功能。(完)

相关文章

  • 意识是怎么来的?专家尝试一图破解

    新华社上海4月4日电(记者董雪)“人类意识”被认为是科学前沿的未解难题之一,DNA双螺旋结构和中心法则提出者认为“屏状核是意识产生的关键区域”。近期,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牵头的团队发现,猕猴与啮齿类动物屏状核的结构、细胞类型和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一成果4月3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

    2025-04-04 17:53:00
  • 希尔顿集团财务共享中心于南京正式启用全新办公室

    来源:美通社创新引领酒店业财务管理高质量发展上海2025年4月3日 /美通社/ -- 全球领先的酒店管理公司希尔顿集团今日宣布,其大中华区财务共享中心(此后简称"财务共享中心")正式入驻位于南京市秦淮区的全新办公场所。此次迁址不仅标志着办公环境和设施的全面升级,更彰显了希尔顿集团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

    2025-04-04 06:10:00
  • 美媒曝白宫国家安全团队“拉群”至少20个聊机密

    美国《政治报》2日报道称,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尔·华尔兹的团队在社交软件“信号”上拉了至少20个群,以沟通有关乌克兰、中东、非洲等议题,其中涉及敏感信息。《政治报》援引4名知情人士消息报道,他们都看到群聊中讨论敏感信息。其中两人表示,据他们了解,存在至少20个此类群聊。“就某一国家安全议题‘

    2025-04-03 19:17:00
  • 民族团结一家亲 童心共筑中国梦

    4月2日,在兴庆区第六小学永康校区的教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活动火热进行,兴庆区玉皇阁北街永康社区与兴庆区第六小学永康校区携手,为三年级的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意义深刻的教育课。活动开场,一段精心准备的视频《什么是中华民族》,一下子抓住了孩子们的眼球。屏幕上,一幅幅展现

    2025-04-03 15:39:00
  • 民乐县团结巷社区:反诈在行动 精准入户 守护安宁

    为切实提高居民的防诈骗意识,近日,民乐县团结巷社区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开展了入户反诈骗宣传活动,力求将反诈知识送进每一户居民家中,筑牢社区反诈防线。活动期间,工作人员分成多个小组,深入社区各个角落。每到一户,他们都与居民进行面对面交流,发放反诈宣传手册,并结合当下常见的诈骗案例,如冒充客服退款、网络交友

    2025-04-03 1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