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22:03:00
文/图 杨雅婷 徐远钢 谢浪 贺中东
春分时节,韶山市清溪镇厚罗村的连栋育秧大棚内,一场静默的农业革命正在上演。智能播种机沿着三维坐标精准滑行,秧盘如士兵列阵般整齐划一。这里不见传统春耕的犁铧旧影,却藏着现代农业的“智慧芯片”——“新农人”贺锡芝牵头组建的韶山锡芝农机专业合作社,正织起“人才、组织与技术”的创新网络,为韶山市乡村振兴写下“科技兴农”的生动注脚。
育秧大棚。
田畴“耕者”为“创客”,智慧犁铧育新农
从“面朝黄土”到“数字种田”,贺锡芝用二十年时间完成了从“老农人”到“新农人”的华丽转身。上世纪90年代的贺锡芝还是一名普通农机维修工,后凭借精湛的技术被国有企业引进。2003年企业改制后,贺锡芝回归田园,创办了自己的农机农具零配件加工厂,并携手弟弟贺喜芝,流转耕地,正式涉足规模化、机械化粮食生产。2014年,他牵头成立韶山锡芝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推广技术、提供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不断的科技动能。
贺锡芝检查育秧大棚设备。
“科技创新不是专家的专利,农民也能成为发明家。”在粮食生产的道路上,贺锡芝从未停止过创新和探索。他深耕机械研发,在2000年、2011年相继取得可拆卸式小型收割机、数控式农机具操作设备两项发明专利;2023年开始研发的“无底盘育秧”技术也已进入专利申报阶段,预计可降低工厂化育秧人工成本75%。此外,依托合作社,由其带头研发的“大棚三维坐标育秧”技术,凭借精准适配大规模早稻育秧的优势,即将化作田间实操指南。从“耕者”到“创客”,贺锡芝在田野间书写了新时代农民的转型答卷。
粮食沃野织锦绣,联农共富谱新篇
粮安天下,农系根基,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韶山锡芝农机专业合作社自2014年成立以来,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为核心,深耕粮食生产链。通过流转500余亩耕地,常年种植水稻700余亩,配套油菜300亩,形成“稻油轮作”高效模式;依托高速插秧机、植保无人机等30余台农机设备,推广集中育秧等技术,实现标准化生产与“产供销”深度融合。2024年,合作社产出稻谷近360吨,油菜籽13.5吨,年产值共计近100万元,真正实现农民“会种田”更“慧种田”。
秧苗。
在夯实粮食根基之余,合作社更以社会化服务为纽带,架起了联农带农的“共富桥”。通过创新“保姆式”“点菜式”“换工式”服务模式,精准对接小农生产需求,以“换工互助”降低人力成本;另承办绿肥种植“两花混播”展示示范试验,举办水稻绿色防控、集中育秧等现场教学,将合作社化为了乡村振兴的“田间课堂”。2024年,合作社通过提供耕、种、收、防、烘等全程农事服务,年产值达100余万元,打造了“援枝共富”的新型农业合作社范本。
智犁无声启春耕,三维坐标定丰年
春耕尚未至,育秧要先行。翻阅韶山锡芝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技术清单,“大棚三维坐标育秧”技术跃跃闪耀。2023年,贺锡芝研发的“无底盘育秧”技术突破了传统秧盘限制,而2024年升级迭代的“大棚三维坐标育秧”技术,则在此基础上,通过立体坐标系统集成播种、施肥、灌溉等环节于智能终端,可实现棚内育秧面积扩增15%、人力成本降低60%,更借“错峰作业”重构生产时序,效率倍增。韶山市委书记曹伟宏实地考察后指出,“大棚三维坐标育秧”技术是实用型技术,应加快专利申报与推广进程。
大棚三维坐标育秧。
科技的生命力在于落地生根。今年,合作社便利用此技术承接了1500余亩的早稻集中育秧任务。一方面,通过申报农机补贴、建设省级示范基地,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可复制的推广模板;另一方面,联合农资企业推出“三维育秧套餐”,整合专用种子、基质和智能设备,降低农户初始投入门槛。此外,针对技术普及难题,合作社将打造“线上+线下”双轨培训体系。如今,这项技术已从合作社的试验田走向其它县区,成为破解传统农业“低效循环”的关键钥匙,更以科技之光,照亮乡村振兴的“丰产之路”。
秧苗。
布谷声里,春耕正忙。在韶山的沃野上,以贺锡芝为代表的“新农人”们,正用智慧与汗水书写着现代农业的新篇章。当科技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当创新精神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乡村振兴的蓝图正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徐徐展开。韶山锡芝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故事证明:农业的未来,属于那些敢于创新、善于实践的“大地创客”们。
财联社4月2日讯(记者 封其娟)在“聚交”人工智能+的主题下,2025年的交大校友会再度集结了多位人工智能产业以及投资领域的先锋人物,围绕着当下热点话题,各抒己见。在《边缘AI,探索中国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路径》的主题演讲中,云天励飞创始人陈宁系统阐释了人工智能技术范式的第三次跃迁,并详聊了产业架构重
2025-04-02 22:26:003月31日,“高陵全季西红柿”2025年宣传推介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高陵“土特产”产销对接活动在西安市城市运动公园启动,来自西安市高陵区的30余家农业企业(合作社)携50多个西红柿品种及土特产亮相,吸引众多市民群众及外地游客前来品鉴购买,打响叫亮“高陵全季西红柿”名片,开启高陵土特产走向全国的新征程。
2025-04-02 13:33:00为推进特色农业发展,近日,三穗县款场乡启动辣椒种植技术巡回培训项目,分批组织农技专家深入各村开展专业化指导,本次培训覆盖5个行政村,累计75名种植户参与系统学习。本次培训采取“双课堂联动”教学模式,分设理论讲解与田间实操两大模块。理论课程重点解析辣椒品种、前期准备、辣椒苗移栽、辣椒田间管理、病虫害防
2025-04-02 10:35:00近年来,我国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农机出口市场正迎来新机遇。浙江是我国农机出口大省,今年1到2月,出口农业机械达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7%。出口额快速增长的背后,农机出口企业都做了哪些准备,又是如何面对市场考验的?农机“出海”忙 个性化定制满足不同市场浙江永康是我国现代农机生产制造研发的重要
2025-04-02 07:24:00文/图 杨雅婷 徐远钢 谢浪 贺中东春分时节,韶山市清溪镇厚罗村的连栋育秧大棚内,一场静默的农业革命正在上演。智能播种机沿着三维坐标精准滑行,秧盘如士兵列阵般整齐划一。这里不见传统春耕的犁铧旧影,却藏着现代农业的“智慧芯片”——“新农人”贺锡芝牵头组建的韶山锡芝农机专业合作社,正织起“人才、组织与技
2025-04-01 22: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