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6:19:00
中新经纬4月8日电(牛博)三月底的大别山北麓,晨雾未散,寒意未褪。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长竹园乡白沙岭万亩油茶园中,深绿色的油茶树如毯般铺满连绵山丘。走近一株油茶树观察,枝头挂着凋零的花朵,拨开花瓣便能看到发育中的油茶果。
白沙岭万亩油茶基地 中新经纬 牛博摄
“霜降(10月23日)前后,这些油茶果才能成熟采摘。”商城县长园野生茶油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大国对中新经纬说。
油茶籽 中新经纬 牛博摄
作为“中原油茶第一乡”,长竹园乡油茶种植面积已超12万亩。“我们乡家家户户种油茶。”长竹园乡乡长董长城介绍,油茶产业带动长竹园乡5000余户群众增收,长竹园乡仅油茶一项每年户均收入1万元,最高可达20万元。
“慢功夫”培育出高价值
油茶树有“抱子怀胎”的特性:每年10月开花,次年10月果实才能成熟,从开花到采摘需跨越秋、冬、春、夏、秋五个季节。采摘时,同一株树上往往同时存在花朵和成熟的果实,机械采摘会损伤花蕾,因此只能依赖人工。每年霜降前后都能看到漫山遍野农户采摘油茶果的画面。
山茶油是油茶籽榨出的油,富含油酸和亚油酸,有助于软化血管、降血脂等。山茶油的烟点超过200度,更适合中国人的烹饪方式。作为油茶的主要种植区之一,商城县已有2300多年的油茶种植历史。近年在政策扶持下,基于“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当地百姓成功通过发展油茶产业实现增收。
在长园野生茶油有限公司的产品展厅,中新经纬看到包装精美的山茶油,随手在电商平台搜了价格发现,市场价每斤超过了百元。
为何这么贵?丁大国介绍,除了人工养护成本高,生长周期长也是原因之一。
“油茶产业坚持下来十分不易,原因在于其投资前期根本见不到收益。”丁大国感慨道,油茶苗需要培育两年才能在山上种植,老品种油茶苗需要再等8到10年才能开花结果,亩产茶油仅为5-10公斤。漫长的投资回报周期曾让许多农户望而却步。
丁大国向中新经纬介绍油茶籽 中新经纬 牛博摄
多年来,商城县与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帮助地方选育合适的油茶品种。在长园野生茶油有限公司,中新经纬看到,该公司正在培育的新品种油茶苗在培养田中萌发,一部分嫁接在砧木上的油茶芽条已抽出新枝。丁大国算了一笔账,“我们引进的良种培育好种到山上,挂果时间将缩短至3-5年,亩产将提升至20-30公斤,最高达60公斤。”
此外,山茶油的高品质也是实实在在的价值支撑。丁大国表示,山茶油含有多种矿物质元素。其油酸含量超80%,有助于软化血管、降血脂;茶油的烟点可达200°C以上,用茶油炒菜会更少产生油烟,也更适用于中国人的烹饪习惯。
“有人说山茶油是‘东方橄榄油’,但我觉得山茶油是比橄榄油更优质的植物油。”该公司董事长谢焕友补充道。
山茶油 中新经纬 牛博摄
多方联动,按下产业发展“加速键”
在商城县油茶产业发展中,“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成为核心引擎,吸纳全县15万余人进入产业链条。
其中合作社扮演了关键角色。以长竹园乡为例,长园油茶专业合作社整合了六万亩油茶基地和百亩良种育苗基地,促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设立油茶技术培训学校,帮助农户提升种植水平;担当着全产业链服务提供者,从种苗供应、农资采购到加工销售等一体化服务,构建着“产供销一体化”链条,同时拓展储藏、包装、运输等配套服务,降低农户市场风险;在市场开拓上,制定产品质量标准,注册商标,增强市场竞争力。农户则可通过土地入股、劳务参与、自主经营等方式获利。
丁大国向中新经纬介绍油茶树 受访者供图
为了盘活产业发展,当地政府也想了很多办法。例如提供补助、补贴,2020年—2022年,累计发放油茶专项补贴超9000万元,惠及了6万林农;配套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为产业发展筑牢根基;指导经营主体在油茶进入盛果期之前,利用空闲土地间作套种花卉、药材等短期作物,既增加了经济效益,又有效缓解了前期投入的压力。
在油茶产业带动下,商城县全县油茶已发展到33.6万亩,其中挂果面积约20万亩,年产鲜果5万吨,全县茶油毛油产量达3000吨,年产值达5.77亿元。
三产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油茶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当地人提供了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也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从经济效益看,商城县已构建起涵盖种植、加工、销售及衍生品开发的完整产业链,拥有年加工能力500吨以上的茶油加工企业4家,油茶加工作坊57家,各类油茶专业合作社126家,这些企业不仅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题,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直接带动了当地人增收致富。在深加工领域,政府大力支持企业研发高附加值产品,如茶油护肤品、软胶囊等,极大开发了油茶的经济价值。
同时,商城县还将目光投向了乡村旅游领域,积极推动油茶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充分利用油茶林的生态景观价值,打造了包括观景台、生态步道在内的多处景点,并举办了商城县(大别山)首届、第二届油茶花节等活动,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开发农家乐、采摘园等体验式项目,商城县实现了“以短养长”的策略,不仅丰富了油茶产业内涵,也为农村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记者手记
3月27日至30日,我参加了“行走商城看变化”媒体采风活动,与来自《光明日报》《农民日报》《中华儿女》《科技日报》、新华社、人民网、央视网等媒体的记者深入商城县乡村一线,全景记录老区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在走访中,一些场景使我印象深刻。
在长竹园乡武畈野菊花种植基地,乡长自豪地介绍,通过种植野菊花,现在每年户均能增收6000余元。
在磨盘山村彭湾组,依山而建的8套老旧村居小院通过整体规划改造,已经变为古朴精致的民宿,宛如现实版“向往的生活”。
“项目全部完成后,年产值可2.2亿元,处于业内领先地位。”在豫东南耕衍智慧农牧产业园蛋鸡养殖场,负责人在大屏幕前向我们介绍一排排现代化鸡舍时说道。
在吴河乡的养兔基地、余集镇马岭黄金茶基地以及汪桥镇的邱湾民富酒厂、锦新制衣厂等地,我们也看到了类似的产业振兴场景。这些地方普遍采用了“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既有效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又促进了农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
一路走访,商城县展现出的产业发展活力令人赞叹。该县充分将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这些举措不仅为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也生动展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深远意义与巨大潜力。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牛博:niubo@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常涛 罗琨
千年古都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历来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横贯亚欧的“钢铁驼队”和日趋繁忙的“空中走廊”弥补了西安不沿边、不靠海的“短板”,又一次让西安站在了联通世界的“十字路口”。通过构建立体多维的交通网络,一个道通天下、物畅其流、产城融合的“枢纽西安”正在加速崛起,在全方位、多
2025-04-15 07:03:00【来源:广州市政协_市政协要闻】近期,市政协副主席张雅洁率队赴琼海、三亚开展“推动广州干细胞和再生医学产业发展”专题调研。此次专题调研旨在助力我市建立广州干细胞资源库,联动中、下游产业链,推动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产业高质量发展。市政协教科卫体委、黄埔区政协有关负责同志,市、区政协委员和有关专家参加调研。
2025-04-15 04:29:00编者按|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基础,新兴产业一直是区域经济竞争中的“兵家必争之地”。贵州明确提出,要构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体系,发展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新兴数据等未来产业。习近平总书记也要求贵州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做优数字经济、新能源等产业。贵州日报天眼新闻策划推出“贵州产业新势力”系列报
2025-04-14 13:47:00原标题:宁夏支持规范社会力量发展养老产业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马学礼 李静楠)日前,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联合相关部门制定了《关于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发展养老产业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提出丰富居家社区服务、优化机构服务等13条支持措施和完善价格机制、强化综合监管等5条规范措施,以促进
2025-04-14 09:21:00为深入展示广州市“12218”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探索实践,日前,广州市委宣传部组织媒体团到花都区狮岭镇西头村蓝莓基地开展调研活动,围绕广州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产业化,深入解读乡村数智发展新路径。眼下正是花都蓝莓成熟采摘季节,在狮岭镇西头村蓝莓种植基地,蓝莓树挂满色泽透亮、个头饱满的果
2025-04-13 19: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