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张道廷:守墓23年,只为一句承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07:22:00    

原标题:马永顺墓地落成后,张道廷搬到了更近的地方看护,也把老劳模守护绿水青山的故事讲给了更多人——(引题)

守墓23年,只为一句承诺(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世光 实习生 张鑫 王家培

拧开一瓶“花园”白酒,斟满一个常年摆放在墓前的杯子,再把剩下的白酒沿着墓碑上方边缘均匀倒下。趁着酒在墓碑上缓缓流淌,张道廷从随身携带的包中掏出一个毛巾,蘸着酒擦拭着墓碑。

“老哥哥,清明节到了,来看你的人挺多的,我给你擦擦墓碑,好好干净干净。”

毛巾擦动,墓碑上几个烫金大字愈加清晰:马永顺之墓。

这里安葬的是生前拥有“砍树劳模”和“栽树英雄”称号的全国劳动模范马永顺。墓前甬道1.83米的宽度象征着他的身高,87米的长度代表着他走过的岁月。而铺成墓道的365块石板,或许暗含着张道廷老人对这位传奇劳模的思念与守护。

2002年墓地落成后,黑龙江省伊春森工铁力林业局退休干部张道廷没有回安徽老家养老,而是搬到了离马永顺墓地更近的地方默默守护。

至今,已经走过了23个365天。

初见“马老师”

马永顺出生于1914年,是新中国第一代伐木工人。2009年,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被全国总工会授予“时代领跑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新中国成立之初,马永顺一个冬天伐木1200立方米,相当于完成了6个人的工作量。1959年在北京参加全国群英会时,周恩来总理嘱托他“青山常在,永续利用”。这句嘱托成为马永顺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直至人生暮年,马永顺带领家人一起,上山植树5万多棵,向大山还上采伐的“欠账”。

就在马永顺带着周总理的嘱托回到林区后的1961年,只有16岁的张道廷从安徽老家跟随父亲来林区讨生活。

在林区工棚里,张道廷第一次见到了马永顺。他记得,一个夏日的夜晚,林业工人们下班后,工棚里来了一个被大家称为“马老师”的人给大家“传经送宝”。

这位“马老师”就是马永顺。当年,马永顺不仅能苦干,还会巧干,创新总结安全伐木法、四季锉锯法,降低了林业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木材的生产效率和利用率。

“他讲得起劲儿,大家也听得认真。”张道廷对当时的画面印象深刻。“原来,当工人不能只出苦力,还得会琢磨。”

1970年,张道廷退伍复原后回到铁力林业局,和马永顺有了更多见面的机会。

一次会议上,马永顺作报告,张道廷作为单位的团总支书记参加会议。报告结束后,张道廷走上前去和马永顺握手说道:“马老师,我是张道廷,我要向您学习。”

按年龄,张道廷管大他33岁的马永顺叫叔叔都不为过。但是张道廷回忆,马老师平易近人,告诉大家,工作场合“肩膀一齐是弟兄”,叫老哥哥就行。

马永顺一直工作到68岁才从岗位上退下来。退休后,闲不住的马永顺总会到张道廷这里找活儿干。

“给他找点儿轻巧的活儿他还不同意,非要上山栽树。”因为是义务奉献,每次马永顺干完活,心里过意不去的张道廷会利用工余时间给老哥哥备点儿酒菜。

一次,张道廷给辛苦了一天的马永顺准备了几个小菜——“八毛钱一个的猪肉罐头,五毛钱一个的鱼罐头,炒一盘花生米,再加上一块淋了酱的大豆腐,还有‘花园’白酒。”几杯酒下肚,当时已经年近古稀的马永顺提及了自己的身后事:“我希望自己走后,能埋在这片大山里,我这一辈子就是为这座大山而生的。”

张道廷听到这句话,放下酒杯郑重地说:“您守护着大山,我就守护着您,将来我给老哥你守墓,守一辈子。”

就这么一句简短的话,成了张道廷从2002年开始至今仍在履行的一句诺言。

守护“老哥哥”

今年清明节前夕,铁力林区仍被白雪覆盖,哈依公路旁的马永顺墓地上又出现了人们熟悉的身影。由于前一天刚刚下了雪,第二天一早,张道廷就扛着扫帚和塑料锹,拎着装有“花园”白酒、毛巾等物品的小包来到了墓地甬道入口处。

张道廷说:“老哥哥生前是个‘讲究人’,爱干净,我得让他身后住的地方每天都干干净净的。”

2000年2月10日,马永顺因突发心脏病在黑龙江省铁力市不幸离世。按照老人的遗愿,2002年,马永顺墓地在他生前栽种的树林旁边落成。

在马永顺生前许下承诺的张道廷为了能够更好地给马永顺守墓,特意把家搬到了离墓地步行只有15分钟路程的地方。

“老哥哥,我回来了。”2002年,第一次来到墓地的张道廷从说出这句话开始一直到如今,春理枯枝、夏拔杂草、秋扫落叶、冬清冰雪,一年四季都要保证墓地周围干干净净。

20多年来,张道廷每周至少两次去墓地清扫。自己忙不过来就让老伴、子女一起跟着来干活。由于地方小气候,当地林区雨水丰沛,特别是冬季的时候,下雪是常事。

在马永顺墓地的周围有一处半圆形的影壁墙。在墙后,记者看到了12把由低到高排列的竹枝扫帚。这是多年来,张道廷清扫墓地用废的部分扫帚。

“20多年了,他愿意干就干吧。”乙万霞是张道廷的老伴,老人坦言,当初张道廷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家人不是没有反对过,特别是他如今年近80岁,家里人也不放心他一个人去墓地守护。“所以,有时候我就跟他一起去。碰上雪大的时候,我们就分两天去把雪扫干净。”

每次来墓地打扫,张道廷还会跟老哥哥聊聊天,给他讲讲最近的新闻,特别是林区的新变化。在张道廷看来,今天林区的很多成就都源于半个多世纪前马永顺带领大家开始的种树造林。

“你看,这就是红松。”在墓地甬道旁,张道廷蹲在地上指着一棵只有成年人手掌高的细小植物对记者说道。如果不是他介绍,很多人不会把这个像路边小草一般的幼苗,和旁边高耸入云、粗壮得一个人才勉强搂得过来的红松联系起来。

“它长大了以后就是这个样子,这就是老哥哥生前栽种的。”张道廷用手拍打着一棵粗壮的红松说。

宣讲“老劳模”

穿上蓝色的林业工服,佩戴好党徽,背上“小蜜蜂”扩音器,打开旋钮……在马永顺纪念馆,张道廷开始讲解一桩桩马永顺的事迹。

2013年10月,马永顺纪念馆落成,张道廷成了这个纪念馆的义务讲解员。从这一刻起,他不仅守护着马永顺的墓地,更在传播他的事迹精神。

“我没有稿子,因为很多事情都是我自己经历过的。”在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前,张道廷不是在背诵,而是在追忆,在讲述。

从马永顺的奉献精神,到伊春林区在国家发展史上的贡献,再到关于森林的科普知识……凭借风趣幽默、内容丰富的讲解,张道廷赢得了很多观众的喜欢。“张老师讲解时会喊劳动号子,还会讲一些和老英雄马永顺一起工作时的故事,能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林区的发展史。”马永顺纪念馆馆长薛颖说。

张道廷的讲解已经不局限于展馆、墓地、林场。机关、社区、村屯……最让老人念念不忘的是2024年11月,他应邀到东北林业大学做了一场马永顺事迹报告会。看到台下1400人的座位上坐满了来自林业专业的学子们,老人激动不已。

“这都是我们林业战线的接班人啊。”张道廷回忆说,早年间,他给孩子们讲得比较多的是“要好好学习走出大山”,如今他说得最多的则是“好好学习将来回来保护建设好大山,让青山永续,让绿水长流”。

多年来,张道廷累计义务讲解4000余场,听众约有30万人次。特别是今年年初以来,在“两山论”提出20周年之际,来和老人家预约作报告、宣讲马永顺事迹的单位不断增加。

由于坚持为马永顺守墓、担任义务讲解员、讲述劳模精神,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根植于更多人的心中,张道廷先后被评为“感动伊春”年度人物、“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荣誉。

这些荣誉中,有一些有奖金。张道廷把累计2万余元的奖金都捐献了出来。

“张老师这些年来多次委托我们,用他捐出来的奖金买书送到当地小学,给孩子们建图书角。”伊春森工铁力林业局公司工会主席李文静在采访间隙找到记者,“一定要讲讲这件事。有些事,张老师自己不会说的。”

张道廷坦言,这也是跟马永顺学习的。“老英雄当年也经常捐钱,抗震救灾、抗洪抢险,他都积极捐款。号召别人学习马永顺,我自己得先学习。”张道廷说,“和马永顺相比,我还差得很多,差得很远。”

年近80岁的张道廷说,只要自己还有力气,他就要把马永顺的故事讲下去,让建设绿水青山的事业永远传承下去。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相关文章

  • 河北滦州一在售公墓被指无审批手续,当地回应:此前已被关停 | 刚调查

    近日,河北省滦州市古城街道郑庄子村村民向新黄河反映称,该村存在一处正在售卖的公墓,疑似并未取得相关手续。4月3日,新黄河记者实地探访看到,位于郑庄子村北侧衡山南坡,确实建有一座8层平台的墓地,已有少量墓穴投入使用。对此,滦州市民政局工作人员回应称,该墓地目前不具备相关审批手续,此前已被关停,购买该墓

    2025-04-04 16:04:00
  • 张道廷:守墓23年,只为一句承诺

    原标题:马永顺墓地落成后,张道廷搬到了更近的地方看护,也把老劳模守护绿水青山的故事讲给了更多人——(引题)守墓23年,只为一句承诺(主题)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世光 实习生 张鑫 王家培拧开一瓶“花园”白酒,斟满一个常年摆放在墓前的杯子,再把剩下的白酒沿着墓碑上方边缘均匀倒下。趁着酒在墓碑上缓缓流

    2025-04-04 07:22:00
  • 墓地朝向哪里好

    墓地的最佳朝向有以下几种选择:坐北朝南:这是风水学中最为推荐的朝向,因为南方阳光充足,温暖而明亮,象征着光明、繁荣和生命力。坐北朝南的墓地能够吸收更多的阳气,有利于逝者的长眠和后代的健康与发展。西南方向:西南方向在阴阳学中被认为是非常好的朝向,因为一天中阳光照射墓地,象征着祥兆和福气。西南方向还可以

    2025-01-27 16:33:41
  • 墓地什么样的好

    一个好的墓地应当具备以下特点:环境优美宁静:墓地应远离城市喧嚣和污染,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如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让逝者能在自然的怀抱中安息,同时方便家属前来祭拜。风水宝地:选择位于“龙脉”之上,背山面水,藏风聚气的坟地,被认为可以为家族带来好运和福气。具体的风水原则包括依山傍水、前朝后靠、左右环抱等

    2025-01-23 11:51:13
  • 墓地种什么花旺后人

    在墓地种植一些被认为能够旺后人的花卉和植物包括:梅花:梅花象征着人高洁的品质,不怕寒冷,傲骨迎风。在墓地种植梅花寓意兴旺后代,因其高大的株型和耐寒特性,象征着坚韧不拔和家族传承。松树 和 柏树:这两种常青树象征长寿和繁荣,适合种在坟墓的两侧,象征万年长青,护佑子孙。菊花:菊花象征悼念,适合墓地种植。

    2025-01-23 10:52:53